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長春交通四通八達,火車、飛機、自駕等多種交通方式均可順利到達。除此之外,長春市區交通也十分便利,公交車網發達,最近也開通了輕軌,地鐵線路正在修建中。
長春龍嘉國際機場地處長春市東北部的九臺市東湖鎮與龍嘉鎮交會處,位于長吉高速公路距長春東出口18公里處。所有抵達長春和由長春離港的航班,均起降于此。
長春站位于市區北部、人民大街的最北端,是東北地區第三大客運站。京哈、長白、長圖鐵路呈大十字型在這里相交,通達國內數十個大中城市。
長春有兩個比較大的汽車客運站:
1、黃河路客運站,主要是發往省外的一些中遠途客運,靠近火車站,坐6、306、362、361、66路等可到。
2、衛星路客運站,主要以發往吉林省內各市縣的汽車為主,而且全部走高速公路,位于人民大街衛星路附近,可乘坐66、306路等。
長春市的高速公路建設發展迅速,目前,已經開通了長春—四平、長春—吉林、長春—營城子高速公路。長春—四平高速公路是國家公路主干線,是黑龍江同江至海南三亞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條路還與遼寧高速公路連接,可直達沈陽、大連、北京。
長春當地交通
公交
長春公共汽車、專線巴士密如織網,出行非常方便,大部分為無人售票車,上車不論遠近每次1元。
出租車
長春的出租車行業高度發達,其中人均出租車占有量居全國第一位。出租車起步價為5元/2.5公里,超2.5公里后1.3元/公里+50%空駛費(即約為2元/公里),需加1元燃油附加費。
長春美食融合了南北大菜和東西風味,集川、魯、京等各大菜之精華,尤以本地山野風味最具特色,深受國內外旅游者的青睞。
美食推薦 翡翠人參茅臺雞 滿族八大碗 醬骨頭 干豆腐串 熏肉大餅
翡翠人參茅臺雞是長春名菜之一,此菜將母雞、茅臺酒、吉林人參匯于一菜,烹調制成。該菜色彩絢爛,造形美觀,香味四溢,是一道藥膳結合、葷素搭配、特色鮮明的地方名肴。
滿族八大碗,是滿族同胞的特有菜種。它由雪菜炒小豆腐、鹵蝦豆腐蛋、扒豬手、灼田雞 、小雞珍蘑粉、年豬燴菜 、御府椿魚 、阿瑪尊肉等八種菜組成。
醬骨頭最輝煌的時候曾經在長春的繁華路段占據長長的一條街。現在只有一家王記醬骨頭生存下來并發展壯大。這種醬骨頭分為脊骨和棒骨兩種。脊骨吃肉、棒骨吸髓,香膩十足。這店里的土豆醬也是用醬骨頭湯做成的,很有特色。
干豆腐串即是把干豆腐穿成串,輔以雞湯,或燉或熏,樸實的豆腐便染上了雞肉的鮮香。而又以老韓頭豆腐串最為有名。豆付串在長春曾經滿街都是。后來在主要街道管制了一下小攤小販,現在就只能在副食店以及街上的食品窗口尋找了。一般都是熏制的0.2元一串。
熏肉大餅是吉林省傳統風味之一,此風味采用餅肉同吃之食法,獨具特色。其餅色澤金黃,形如滿月,外焦里軟,焦而不硬,軟而不粘。其特點是熏肉皮肉棕紅,肥而不膩,瘦而不柴,余味悠長。
美食聚集地
重慶路
重慶路上聚集了中西快餐、特色小吃等各種美食,逛街走累了在這里隨便買點兒東西都可以讓你大快朵頤。交通:5路、6路、66路、80內環、80外環、124路、160路、226路、260路、268路、274路、281路、306路、306路夜班。
南湖公園
南湖公園免費對外開放,閑暇假日去那里轉一轉,又省錢又能呼吸到新鮮空氣,還能品嘗到周邊的各類美食。交通:乘坐120路、232路、270路、277路、315路公交車。
長春是吉林省內最大的土特產品、工藝品及其它產品的加工、貿易集散地。這里商賈云集,名品薈萃,盡收關東商品之精華。
關東三寶之一。為多年生草本植物,素有“百草之王”美稱。吉林人參以品質上乘、產量大而被譽為中國人參的正宗。長白山的野山參,是人參中的最名貴者。園參因產地不同而分為集安路和撫松路兩種。集安路參為園參中的精品。
關東三寶之一。主產于長白山區,取自梅花鹿新生的沒有長成硬骨時的嫩角。因其營養豐富,藥效顯著。
我國古老民間工藝之一,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長春木雕是利用長白山根木,進行手工雕刻吉祥物、古今人物、神話人物等,造型美觀,技藝高超,圖案細致,形象生動,內容豐富多彩。
鼎豐真糕點已有60余年歷史,風味獨特,馳名各地。其中最奇特的有:薩其瑪滿族傳統食品,特點是:外形美觀、色澤鮮艷、酥松綿軟、有蛋香味。還有傳統油炸點心冰蓼花,其特點是:內部起發均勻,甜脆可口易融。
德惠草編已有近百年的歷史,除去人們常見的麥草,高梁桿皮編織品外,現以玉米皮制品為主,編制提籃、首飾盒、果盒、面包盤、座墊、茶墊、拖鞋、草制地毯等。其特點是柔軟富有韌性、輕便、不傳熱。有的具有天然色澤,有的可以人工染色,美觀而實用。草編原料品種大致可以分為草、柳、葦、藤四大類。德惠草編現已遠銷十幾個國家和地區。
購物天堂
紅旗街
紅旗街也是長春市內較為繁華的商業街,云集了大型百貨商場和各類小商鋪,其中歐亞商都是吉林省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它位于繁華的紅旗街口,經營百貨食品、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鐘表眼鏡、金銀首飾、文體用品、家具用具、家用電器、五金交電等160大類近10萬余種商品。
交通:乘坐25路、62路、80外環、147路、152路、155路、188路、229路、230路公交車
汽車+電影,這個神奇的組合把長春催化出一副江南小資的模樣。來到此地,你會發現這座北方的園林城市,確實和想象中的那片黑土地有點兒不一樣。
最佳旅游時間 春夏秋三季最佳。
建議旅游天數 3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偽滿新皇宮——舊八大部——偽滿洲國國務院舊址——重慶路;D2.長影世紀城;D3.凈月潭。
注意事項
1、北方冬天天氣寒冷,應備齊羽絨服、毛衣、毛褲和雪地棉鞋。
2、冬季北方因積雪導致路面硬滑,穿皮鞋容易滑倒,建議穿防滑棉鞋,北方各地均有售賣,價格不貴。
3、冬季駕車要帶上防滑鏈條,冰雪路上車速勿快,牢記安全第一。郊外路況不熟,不可貿然前往。
4、冬季自駕車到北方,水箱易結冰上凍,解決的方法是在汽車夜間熄火時,把水箱中的水放干。
5、照相機和攝像機在零下20oC使用時,電池容易自動放電,相機失靈,快門不能按下,因此,在戶外拍攝應及時注意相機的保暖工作,并多備電池。
6、北方冬季易感冒,出行應準備傷風感冒藥品。另外,北方天氣干燥寒冷,應多喝開水,并準備潤唇膏。
7、北方經常積雪,雪有反光性,白天出門應攜帶太陽鏡,保護眼睛。
長春素有“汽車城”、“電影城”、“森林城”、“雕塑城”“文化城”、“科技文教城”、“國際軌道交通之都”等諸多美譽。是中國汽車、電影、光學、生物制藥、軌道客車等行業的發源地。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長春市四季分明。春季較短,干燥多風;夏季溫熱多雨,炎熱天氣不多;秋季氣爽,日夜溫差大;冬季漫長較寒冷。年平均氣溫4.8°C,最高溫度39.5°C,最低溫度-39.8°C,日照時間2,688小時。夏季,東南風盛行,也有渤海補充的濕氣過境。
年平均降水量522至615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3℃。秋季,可形成持續數日的晴朗而溫暖的天氣,溫差較大,風速也較春季小。
文化藝術
長春被譽為“東方好萊塢”,其電影文化已經成為這座城市的靈魂所在。長春電影制片廠是新中國電影的搖籃,通常簡稱為“長影”,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電影制片廠。1992年,中國長春電影節在這里創辦,每兩年舉辦一次,與中國電影華表獎隔年舉辦,其與金雞百花電影節、上海國際電影節、珠海電影節并稱為“中國四大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并且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作為電影節的評委。長春被譽為中國汽車工業的搖籃,更是享譽盛名的汽車城,其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歷史上有著不可磨滅的地位。1953年7月15日在第一汽車制造廠的奠基典禮上,毛澤東主席為奠基題詞:“第一汽車制造廠奠基紀念”。1956年7月15日,工廠全面建成,中國第一輛自己生產的解放牌汽車就是從這里出來的。長春這座年輕的城市不僅開創了中國“行走”工業的歷史,更是書寫了一幅中國汽車工業的民族史詩。
東北地區特有的民間戲曲藝術形式二人轉,俗稱為“蹦蹦”,以其地道的“關東情、關東味兒”而深受人們喜愛。二人轉形成于清朝末年,按照通常的說法是從東北大秧歌、民歌與河北蓮花落等藝術形式融合演變而成。其表演形式主要有一人表演的單出頭、二人表演的二人轉以及多人表演的拉場戲三種。二人轉所表演的素材主要出自戲曲小說、評書鼓詞和民間傳說故事和社會新聞等,以關東百姓喜聞樂見的古代英雄好漢、男女愛情和忠孝節義類的故事為主,比較有名的如《西廂》、《藍橋》、《楊八姐游春》、《燕青賣線》、《潯陽樓》等。
歷史文化
現今的長春城只有200年的歷史。但是歷史上他有許多其他名稱。這個古老的城市曾經多次更名:“喜都”、“何龍”、”天罡“(漢朝)、“書山”(唐朝)、“隆州”(遼代)、“寬城”(晉代)。最終,除了在歷史史冊上提到之外,什么都沒留下。
1896年,俄羅斯在長春修建了一個火車站和一個定居點。20世紀初,長春成為日資南滿鐵路和俄羅斯所有的中國東部鐵路的交匯點。這里有鐵路維修點和始發自長春到韓國和內蒙古的鐵路支線。20世紀30年代,這個城市的名稱被改為新京,成為滿洲國首都,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被指派為當地的監督員。新住戶給這個城市設計了一個擁有寬闊街道和現代化的公共設施的宏偉藍圖。這個城市在經濟和基礎建設方面迅速增長,還在戰時負責給日本提供物資。1944年這個地區被再次轉手,蘇聯軍隊接手了長春。他們一直待到1946年4月4日,并且帶走了所有他們可以帶走的機器和物資。這個時候,中國軍隊接手了這個城市。兩個月后,內戰爆發,長春再次成為戰場。
內戰之后,1954年9月,長春成為吉林省省會。今天,它成為一個安靜的北方城市,正如戰前那樣享受著短暫多風的春天和涼爽的夏日。同時,它也是國內重要的光學研究中心以及汽車、火車制造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