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廣元位于寶成鐵路的終端位置,始發的列車只有兩列,分別是開往寶雞的6064和開往成都的N757,但是每日途徑廣元開往北京、上海、成都、西安、昆明、烏魯木齊、拉薩、沈陽等各大城市的列車有40多趟。
從廣元市長途客運站,每天有不少班車發往省內其他城市及下轄其他縣。從廣元發往成都的班車每日有20班,往綿陽有15班,重慶1班。
廣元當地交通
公交
一般首末時間6:00-19:00 ,空調車票價為二元,普通車票價為一元。此地有部分車是無人售票車,請注意準備零錢。另外,廣元交通狀況不是很好,請注意不要在早晚高峰期和節假日出行。
出租車
起步價:4元/2公里,公里價:1元/公里,下車時請注意攜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并索要發票。
廣元美食既具有正宗的川菜特色,取材廣泛、味重香濃,又將神秘的古蜀文化和濃郁的民俗風情孕育其中,可謂風格獨具,尤以劍門豆腐最有特色,不僅是美食佳肴,而且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大餐。
美食推薦 核桃餅 廣元蒸涼面 酸菜豆花面 劍門豆腐 女皇蒸涼面
核桃餅選用上等核桃仁,再加適量的芝麻磨成漿狀,再把椒鹽涂抹在發酵面上,做成茶杯口大小的圓餅,放入爐中烤熟即成核桃餅。若搟成薄片烘烤,稱為“薄脆”。“核桃餅”松脆酥香、色澤金黃、十分可口。
廣元蒸涼面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大米淘洗干凈后,用清水浸泡一天,再加 1/10的大米飯,用打漿機或石磨磨成適度稀漿,放入有紗布的蒸籠蒸熟。蒸熟后倒在抹有香油或菜油的案桌上以免粘連。晾冷后折疊切成細絲即成。這種涼面耐嚼、爽口,吃法多樣。
廣元風味小吃酸菜豆花面,是在碗內放紅油,湯中和著面條,再放入酸菜、豆花,其味道清香可口。酸菜豆花面對胃酸少的人有治療作用,還有解油開胃的功能。
川北名優特食品。歷史悠久,劍門山區有姜維守劍閣時就地取材磨制豆腐犒賞官兵的傳說。以劍門山區礫巖油沙石土出產的黃豆為原料,使用來自劍門七十一峰的“劍泉”水,經浸豆、磨漿、濾渣、煮漿、點漿、脫水等工序制成。具有白嫩細膩、鮮香味美等特色。
這個涼面的由來與武媚娘有關,相傳她非常喜歡這種涼面。其選用上等大米為原料,耐嚼、爽口,吃法多樣,最普通的吃法是;碗內放涼面,加入醬油、香醋、辣椒、辣油、香油、白糖、花椒面兒、蒜泥等調料,攪拌后有酸、甜、麻、辣、香五味,川味十足。
廣元物產豐富,名土特產眾多。民間工藝品有麻柳刺繡、白花石刻、劍閣手杖,山珍類有廣元杜仲、青川竹蓀、青川木耳,水果類有蒼溪雪梨和蒼溪獼猴桃,當地的核桃餅和劍門火腿也十分著名。
劍閣手杖加工工藝獨特,制作精巧,取材于劍門山區多年生灌木、荊棘、藤條加工而成,既是一種扶倚助行的旅游實 用品,又是一種自然美和人工美相結合的工藝品。劍閣手杖材料質地細膩、堅韌、斑紋別致、造型自然奇特,極具地 方特色。
蒼溪雪梨果實多呈倒卵圓形,個大,果皮深褐色,果點大而多,果面較粗糙,果肉白色,脆嫩,汁多,甘甜,營養豐 富,較耐貯藏。
麻柳刺繡構思巧妙,鄉土氣息濃厚,藝術造型美觀,思想內容樸實,深受人們的喜愛和贊賞。麻柳鄉因麻柳刺繡被命 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
廣元,女皇武則天誕生于此,三國魏蜀在此地征戰,詩仙詠嘆“蜀道難”的歷史古城,如今依然扼住了四川的北大門。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皆宜,夏秋最佳。廣元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冬冷夏熱,即有南方的濕潤氣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艷陽高照的特點。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劍門關;D2.七曲山。
注意事項
由于廣元地處秦巴山脈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轄區內地勢海拔差異較大,地表氣溫則隨著海拔而發生較大的變化,出行的游客要做好應付這種立體氣候的準備。另外,廣元每年正月廿三有著祭祀女皇武則天的民間傳統,游客若選擇此時出行廣元,除可了解祭祀武則天的龍舟競渡廟會外,還可避過雨熱同季的夏季連綿秋雨所帶來的災害性天氣。
廣元,古稱利州。地處四川盆周北部山區、嘉陵江上游、川陜甘三省結合部。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封建時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武則天的誕生地,是三國歷史文化的重要走廊,是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廣元市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降雨量800-1000毫米,日照數1300-1400小時,年平均氣溫17℃左右。廣元又處秦嶺南麓,是南北的過渡帶,即有南方的濕潤氣候特征,又有北方天高云淡、艷陽高照的特點。南部低山,東冷夏熱;北部中山區東寒夏涼,秋季降溫迅速。年平均氣溫16.1攝時度,七月份氣溫26.1攝時度,元月份氣溫4.9攝時度。年平均降雨108毫米,日1398.0小時,無霜期264.5天,四季分明,適宜生物繁衍生息。但自然災害,特別是旱、澇災害頻繁。
節日
【女兒節】
“廣元女兒節,婦女游河灣”,這原本就是最具魅力的一種民間文化活動,這該是廣元女兒節的重彩濃墨來描繪的篇章。1988年首屆女兒節,女皇祀廟皇澤寺前的嘉陵江水域正是楊氏當年感龍孕而生武則天的"利州江潭"處。那屆女兒節在利州江潭上布滿了彩船,龍游鳳翔,熱鬧非常。皇澤寺前是人海如潮,嘉陵江兩岸是一片歡聲笑語,廣元女兒們身著節日的盛裝,她們在載歌載舞地歡慶自己的節日。這獨特的民間盛會引起了來廣元參加商品交易會的眾多客商們的濃厚興趣,同時也引起了多家媒體的關注和報道。就因這獨一無二的"游河灣",使"廣元女兒節"在眾多的文化節日中脫穎而出而一炮走紅,并很快天下盡知。"游河灣"是廣元特色,是其他地方沒有的一種文化現象
【梨花節】
廣元市蒼溪雪梨種植歷史悠久,已有1000多年,在全國享有盛名,被譽為“中國雪梨之鄉”。每年3月,“千樹萬樹梨花開”,美不勝收。蒼溪縣委、縣政府依托豐厚的梨文化底蘊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資源,大膽推進資源轉化戰略,打破了過去只賣果不賣花的傳統農業禁錮,提出舉辦“以花為媒,以節促經,以節提神,以節揚名”為主題的“中國·蒼溪梨花節”。2003年3月18日,首屆“中國·蒼溪梨花節”隆重開幕,現已連續舉辦七屆,梨花節民俗文化演唱會、生態家園游、賞花游、招商引資洽談會、農產品展示會。
歷史文化
廣元歷史古樸而又厚重,遠在4000多年前,廣元地區就建立了西南重要的奴隸社會國家——苴國。苴國都城遺址在今廣元市昭化鎮,昭化古城內。
公元前316年,秦吞苴、伐蜀、滅巴,在苴國治地設葭萌縣。秦代,智慧勤勞的巴蜀兒女為破“蜀道難”格局,在險崖上筑起了與古羅馬大道相媲美的中國蜀道,蜀道文化與精華,很大一部分都在廣元,著名景點有:天下雄關——劍門關,三百里古柏——翠云廊,天塹棧道——明月峽,均是國家4A景區。
西魏:將葭萌縣改設為黎州,再后改黎州為利州;此后直至元代。
元代:統治者為顯示其“德威廣播,疆土廣大”改利州為廣元,并將“川陜行中書省”由咸陽遷至廣元,此名沿用至今。
第二次國內戰爭時期廣元為中國川陜革命根據地的重要基地,著名的強渡嘉陵江,木門會議均發生在廣元。
解放后,廣元是中國的軍事工業基地,中國第一顆中子彈就在廣元研制成功,中國最大的雷達生產基地——081廠也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