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所以去湖南的交通當然是四通八達,飛機、火車、汽車一應俱全。
湖南省的航空以長沙為中心,長沙黃花國際機場有多個航班飛往國內外各大城市,另外四個民用機場,分別是張家界荷花機場、常德桃花源機場、永州零陵機場和懷化芷江機場。
湖南省的鐵路網較為發達,有京廣、浙贛、湘桂、湘黔、枝柳五條鐵路干線貫穿全省,全省各旅游城市或地區基本有鐵路通達。
全省的公路通車里程達6萬多公里,106、107、207、209、319、320、322等國道經過湖南省境內,各旅游城市和風景區之間都通班車。
省內湘、資、沅、澧四水均可通航。長沙、衡陽、株洲、湘潭、邵陽、懷化、常德、岳陽等城市,不僅是全省鐵路和公路交通的樞紐,也是水路交通的重要中轉站。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春天到桃花源,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夏天可到茅巖河、猛洞河漂流,感受清涼;秋天是湘西最美的季節;冬天可以到衡山賞雪,品味罕有的南國雪景。
建議旅游天數 4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長沙;D2.長沙——張家界;D3.張家界——鳳凰;D4.鳳凰——長沙。
注意事項
1.湖南西部張家界天氣潮濕多雨,出發前請注意湖南當地天氣預報。下雨天天氣稍涼,請客人攜帶好換洗衣特。夏季天氣較熱,請游客多喝水及自備攜帶防雨,防曬用品。并準備些常用必備藥品。
2.湖南景區多為山,體力消耗較大,請游客根據自身體力選擇爬山或自費乘坐纜車。游覽中注意安全,登山應穿布鞋、橡膠鞋及旅游鞋,切忌穿皮鞋、高跟鞋。山高路陡,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看路,停步觀景”,以保證自己的人生安全。
3.湖南是多民族地區,主要以土家族、苗族為主,請游客保持良好心態,并尊重當地少數民族習慣。
4.當前已進入旅游旺季,各地游客較多,出團時必須攜帶好相關的有效證件,旅途中請您務必自行保管好個人錢物(如證件、財物)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山區旅游中請客人務必注意自身安全,不要單獨行動(活動)。
5.如參加漂流活動,請根據自身情況自愿參加(老人,兒單與體病、全弱者不要參加)。漂流前貴重物品(如:手機、相機、眼鏡、錢包等)請寄存,以免出現浸水、破損、掛失情況等。
6.當地人喜食辣,團隊餐的菜點不一定合乎您的口味,建議您自帶一些可口的小食物,以做調節.
7.出門在外請保持平常心態,進入景區如乘坐纜車等需要排隊時,請服從工作人員的安排,耐心等候,盡量避免發生爭執。
8.旅游旺季期間,因景區公路較窄如車多堵塞或天氣原因,導致景區內換乘環保車輛緊張而無法及時接送,請客人耐心等待,聽從地接導游或車輛調度的安排,以便順利進行原定游覽行程;
9.旅游攝影是非常重要的旅游活動之一,一定要備上適用照相機,膠卷一定要多準備幾卷,隨身攜帶,因為現在在旅游景點出售的膠卷不公價格高,而最重要的是它們的質量很難得到保證,一旦買到劣質或假冒膠卷,使你的一番辛苦全都白費,對于你的旅游熱情將是一個極大的打擊。
湖南位于江南,屬于長江中游地區,因大部分地域處洞庭湖之南而得名"湖南";中西部經濟發展最活躍的省區之一,尤其文化產業走在全國的前列。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湖南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春溫多變,夏季炎熱,秋升朗氣,東寒短促。年平均氣溫在16°C-18°C之間。湖南日照強烈,雨水充足,天氣變化明顯,出行需隨時攜帶雨傘,并盡量穿防水的鞋子。
傳統文化
【民間曲藝】
湘劇是湖南省獨有的民間戲曲品種,源出自明代,曲目以高腔、亂彈為主,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其唱用假嗓,念帶本音,不摻土語,尤重做工,舞臺表現上活潑多姿,人物表現潑辣、粗獷、奔放,形象十分鮮明。表現出了湖南人豁達、開朗、熱愛生活的個性。
【文學】
《離騷》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浪漫主義政治抒情詩,在中國的文學史上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其反應了作者屈原在政治上的際遇,抒發了詩人遭受奸臣讒害的苦悶,同時也表現了詩人不畏強暴、敢于和惡勢力作斗爭的戰斗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的情懷。
【湘軍文化】
湘軍的稱號最早出現于清朝晚期,當時太平天國的農民革命風起,清朝的政府軍屢戰屢敗,喪失了大片的南方的領土,湘軍領袖曾國藩領導的湘軍作為清朝南方的重要地方武裝就在這一時期發展壯大起來,成為了清朝政府對抗和消滅太平天國部隊的最重要的武裝力量。湘軍以作戰勇猛,頑強,對國家忠誠著稱,這種精神一直延續到了日后的抗日戰爭時期。故在民間流傳著“無湘不成軍”的說法,可見湖南人在近現代中國戰場上的重要地位。
民族
湖南省是個少數民族聚集的地區,共有26個少數民族生活在這片土地上,豐富的民族文化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各民族的服裝、舞蹈和建筑都代表其不同民族的特點,也成為了各民族文化的象征。各民族中以苗族和土家族的文化最具特點。苗族人能歌善舞,最著名的有蘆笙舞、銅鼓舞和古瓢舞等。其文化也是形式多樣,各種節日種類繁多,多以崇拜古代傳說神農氏為主。如立秋紀念神農氏賜予種子恩德的“趕秋節”、苗族年輕男女很有民族情趣的“打背節”、豐收時慶祝的跳香節等。在服裝上,苗族的服裝顏色豐富,多配以精美銀飾作為裝飾,十分引人注目。而分布在湖南西南部的土家族也有著自己的獨特文化,多以崇拜自然界事物為主,如山、河、牛、鷹等的圖騰,其最具特點的還是其居住吊腳樓和土家族服裝,是其民族文化的象征。現今的湖南少數民族地區多以旅游業為主,如湘西的鳳凰古城、張家界等地區,民族特色文化游吸引了全國及世界各地的游客,為民族文化的發展和展示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表現了湖南省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內涵。
歷史文化
湖南省歷史悠久,考古學家在湖南省南部的玉蟾洞發現了四塊稻田,這表明人類早在10000多年前就在這一地區活動過。另外,湖南南部的澧縣發現的城頭山古城遺址使得中國文明史從原來的五千年擴展到八千年。最近幾年,湖南長沙的走馬鎮出土了吳國竹簡,龍山縣里耶鎮也出土了秦代的竹簡,在鳳凰縣還發現了古南長城,這些考古發現都可以進一步顯示出人類歷史的發展足跡。
周朝時期湖南屬荊州管轄,春秋戰國時期成為蜀國領地。秦朝時設置了長沙郡和黔中郡。漢朝以后湖南省的設置以郡和州更迭。至唐光德二年(公元764年)設立湖南觀察史,自此有了“湖南”之名。宋朝時候還設立了湖南路(“路”在當時是一種轄區的名稱)。元朝和明朝設立湖廣省(包括了今天的湖南、湖北兩省)。清代、民國時期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均設為湖南省。
湖南省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8月。在那時,湖南省包括了長沙和衡陽兩個市,劃分為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和永州幾個地區,這些地區都隸屬于湖南省管理。湖南省西部有三個轄區:永順、沅陵和會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