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黃山位于中國東部安徽省南部,其中精華部分為154平方公里,號稱“五百里黃山”。
黃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內,由于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云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8米 。山中的溫泉、云谷、松谷、北海、玉屏、釣橋六大景區,風光旖旎,美不勝收。
黃山原稱“黟山”,因傳說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曾在此修煉升仙。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六日改現名,這一天還被唐玄宗欽定為黃山的生日。黃山以其奇偉俏麗、靈秀多姿著稱于世。這里還是一座資源豐富、生態完整、具有重要科學和生態環境價值的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療養避暑勝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俱佳。
黃山作為一個比較成熟的旅游景點,有其專門的飛機場、火車站和汽車站,有條件的還可以乘輪渡走水路,別有一番風味。黃山市內到達景區也很方便,景區內有索道和景區大巴兩種交通方式。
黃山有1個機場,為黃山機場。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隆阜,距市中心僅5公里,又稱屯溪機場。黃山機場是國家一類航空口岸,可滿足B757及其以下機型起降,配備有全套通訊系統和全天候指揮設備。現開通有至北京、香港、廣州、上海、重慶、合肥、天津、海口、深圳、福州、杭州、武漢、西安、 桂林、昆明、廈門、珠海、澳門、濟南等城市的航線。
黃山只有1個火車站,位于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前園路,在市區內。皖贛鐵路線貫通黃山市全境,有多個車次直達北京、上海、青島、南京、合肥、景德鎮、南昌、廈門、鷹潭、 福州等地。南方省份的朋友可選擇在鷹潭或者杭州轉車到黃山。北方的朋友來黃山,南京是黃山旅游最佳的中轉地。火車到黃山市后出站停車場就有車到黃山風景區湯口,屯溪——太平(坐到湯口下車16元/人),屯溪——湯口16元/人。黃山市到風景區湯口的旅游班車5:30-17:30半小時一班,車時70分鐘。
黃山有兩個汽車站,分別是屯溪汽車站(黃山汽車站,又名黃山客運總站)和黃山風景區汽車站。黃山汽車交通便利,與上海、杭州、南京、合肥、九華山、景德鎮等地均有國道相連。徽杭高速公路、合肥—銅陵—九華—黃山高速公路、黃山—景德鎮高速公路、環黃山高速公路都已經通車。
黃山的北面是長江,長江上游的省份如四川、湖北的朋友可以乘坐江輪經水路來黃山,乘船到貴池上岸,再乘汽車來黃山。
黃山市范圍高速出口有歙縣、屯溪南、屯溪西、屯溪、湯口、甘棠、譚家橋、太平湖等高速出口,你可以具體根據去哪個景點游玩,在哪個高速出口下。
黃山當地交通
公交
一般首末時間6:00-17:30,買票一般價格為一元,刷卡成人卡每次刷卡為0.85元,學生卡每次刷卡為0.5元。
出租車
出租車起步價3公里5元,之后每公里1.5元,八公里后加空貼50%。另每車次加收燃油附加費2元。市內打車,一般不會超過12元。
景區交通
黃山索道:黃山有前后山之分,溫泉、玉屏樓、天海景區一帶稱為前山,北海、始信峰、松谷庵一帶稱為后山。前山雄偉、險峻,后山奇特、秀麗。乘坐玉屏索道只需6-10分鐘,就能到達迎客松等精華景區。后山原有兩條索道,但云谷老索道已拆,現只有一條是云谷新索道。索道價格:單程每張80元。
景區大巴:換乘中心至溫泉站點票價11元/人次;溫泉站點至慈光閣、云谷寺站點票價各8元/人次。
黃山美食屬于徽州菜系。徽菜在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熘,講究佐料,重火功,提倡原汁原味,重油重色。在湯口鎮的沿溪街、屯溪老街以及黃山山上都可以品嘗到當地的美食。
這是一道徽州名菜,統稱“桶鮮魚”,又俗稱“腌鮮魚”。 所謂“腌鮮”,在徽州土話中就是臭的意思。初次見到的人不敢下筷,因為鱖魚發出的似臭非臭的氣味,叫人有點擔心。其實,你一點不用擔心,這決不是菜變味而發出的異味,這是這道菜獨有的風味,名副其實的聞著臭,吃著香,肉質醇厚入味,非常美味。
因利用豆腐進行人工發酵,讓其表面生長出一層白色茸毛(白色菌絲),茸毛經煎炕后呈虎皮條紋而得名。豆腐在發酵中蛋白質分解成多種氨基酸,味道較一般豆腐鮮美,食用時蘸辣椒醬會更加鮮醇爽口,氣味芳香,別有一番情趣。
徽州風味小吃。取上好精肉、白豆腐為主料,配以生姜、雞蛋、精鹽,剁細如泥,挾雞蛋一大團,置于碗內的小麥粉上,雙手捧碗,反復簸滾,使之裹成一個白團,然后投入沸水煮,待飄浮水面,撈入事先配好佐料的鮮湯內即成。“豆腐老鼠”細嫩鮮美,老弱婦孺咸宜,調養病體也是極佳的食品。
黃山人冬季常吃的一種火鍋。“一品鍋”的烹調比較講究,在火鍋里,鍋底鋪上干筍子,第二層鋪上塊肉,第三層是白豆腐或油炸豆腐,第四層是肉圓,第五層蓋上粉絲,綴上菠菜或金針菜,加上調料和適量的水,然后用文火煨熟即成。
全名是黃山石耳燉石雞,黃山石雞、石茸皆名山珍,山珍入饌是安徽菜的一大特色。此菜成菜清淡,開胃宜人,有滋補強身養顏之功效。另外據說多吃石雞,夏天可以不長痱子和瘡。黃山當地的人都很喜歡吃,這更是招待賓客的一道上等菜肴。
美食聚集地
黃山老街小吃一條街
位于老街三馬路,從濱江路的如口進去,就可以看到,一派徽式建筑風格的閣樓!依舊是粉墻黛瓦,仿佛是山水畫廊,不是看到有人來車往,還真的以為是畫卷。與老街交叉,老街被人們稱為是活著的清明上河圖,這個一點都不為過,老街有了好幾百年的歷史了,經歷了風風雨雨,依舊以當年的風姿展現在世人面前,菜籽油煎的毛豆腐,更香!
黃山徽派美食城
這里的每家酒店都獨具風格,有的注重徽州語言文化(如山里伯娘),無論是包廂的名字還是菜品,都用我們徽州方言標示,有的則以徽州文物為品牌,店內擺放著極具徽州特色的瓷器,懸掛著風格獨特的徽州古字畫(如小牛莊園),可以說是一個小型徽州文化博物館。
來黃山最適合旅行購買攜帶的當屬黃山毛峰、太平猴魁,還有文房四寶中的珍品徽墨和歙硯。此外,黃山還特產營養價值很高的黃山野生香菇、黃山核桃、黃山獼猴桃等。
特產推薦 黃山野生香菇 黃山核桃 黃山毛峰 徽墨 黃山獼猴桃
黃山野生香菇是世界上著名的食用菌、藥用菌之一,具有生精、祛寒、改善循環、降血壓與抗癌作用。在國際市場上香菇是一種天然無污染的綠色保健食品。其特有的色鮮味濃、肉厚質嫩、香氣宜人和很高的營養及藥用價值融為一體。 黃山野生干品菇以它的天然風味、豐富營養和特殊的保健功能深受大眾的喜愛。
黃山核桃又稱小核桃、小胡桃,是我國特有的、稀少的木本油料和干果,是一種鮮美而又易被人體吸收,可以防冠心病,其果而先得其味,買些嘗之,香脆可口,吃不停手。
黃山風景區是黃山毛峰的主產地,茶葉很好且便宜。因為新制茶葉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鮮葉采自黃山高峰,遂取名為黃山毛峰。如果春游黃山,正好趕上新茶,千萬不要錯過。不建議在景區內購買,一方面比較貴,另一方面不好分辨真假。
徽墨是我國制墨技藝中的一朵奇葩,也是中國“文房四寶”之一,在徽州已有1000多年的制作歷史。清乾隆以后以胡開文墨最為出名,為徽墨的代表。它是由能工巧匠雕刻出名人的書畫,集繪畫、書法、雕刻、造型等藝術于一體的一種綜合性的藝術珍品。質量上乘,來這里帶回去幾方會是不錯的紀念。
黃山獼猴桃在民間又稱作“楊桃”,境內山區均產,資源十分豐富,尤其是黃山風景區。
黃山獼猴桃品種多達20多個,多數長在陰濕的山林中,懸掛在巖石與樹上,吸取空氣中的水分。黃山氣候陰涼,多云霧,所以這里的獼猴桃汁多而甜,果香味重,并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維生素的含量特別高,被譽為“水果之王”。
購物天堂
屯溪老街
屯溪老街俗稱老街,歷史悠久,宋代即初具規模,現在則是一條具有明清風格的商業步行街。在老街上至今還保留著有許多百年老字號的鋪面,比如“程德馨”醬油、藥店“同德仁”、“同和”秤店等,無不體現著濃厚的徽派特色,游人從中或可體味過去諺語中常說到的“無徽不成鎮”的意思。
湯口鎮沿西街
湯口沿西街位于湯口鎮,湯口鎮位于馳名中外的黃山風景區南麓,離黃山南大門僅1公里,素有“黃山門戶”之稱。經過當地政府建設,湯口鎮沿溪街已經成為一條購物、美食皆發展不錯的旅游消費地,黃山上的各種特產在這里都可以見到。
“五岳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已經是對黃山最好的詮釋!
最佳旅游時間
四季皆宜。黃山一年四季風景皆贊,春夏之交(4月)花香遍野,夏末初秋(7月)晴朗時易觀日出日落,冬季(12月-2月)雪景最難忘懷且淡季票價實惠。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湯口黃山南大門——百丈泉——云谷寺——白鵝嶺——蘑菇嶺——始信峰——黑虎松——連心鎖——曙光亭——清涼臺——猴子觀海——獅子峰——觀石亭;D2.光明頂——海心亭——一線天——百步云梯——蓮花峰——迎客松——索道玉屏站——慈光閣站——湯口黃山南大門——翡翠谷——九龍瀑。
注意事項
1、最好能提前預定好當地的客棧,山頂的賓館一定要提前定好。
2、上山盡量輕裝,少帶行李,以免過多消耗體力,影響登山。不過一定要帶一件厚的衣服,如果看日出的話,不管幾月,山頂風都很大;最好帶一根拐杖,下山的時候很靠譜;如果能帶上護膝最好,下山膝蓋會很不舒服。
3、盡量不在在冬季去,否則很多山都封了,不過冬天可以看到霧凇也是另外一種享受。
4、雷雨時不要攀登高峰,特別不要攀登天都、蓮花二峰,不要用手扶鐵鏈,亦不宜在樹下避雨,手機關機,以防雷擊。
5、山高路陡,游山時以緩步為宜,不可過速。身略前俯,可走“Z”形。這樣既省力,又輕松。為安全計,一定要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邊走邊看比較危險。
6、在高峻危險的山峰上照像時,攝影者選好角度后就不要移動,特別注意不要后退,以防不測。
7、黃山建筑物、古跡很多,不要在任何建筑物、古跡、巖石、竹木上題字刻畫。
8、為防止火災,黃山風景區沿途均實行定點抽煙。
9、為了保護黃山風景區的清潔衛生,不可隨地亂扔垃圾、廢物,沿途每隔幾米都會有樹狀型的垃圾池。
有人評黃山有“泰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岳之煙云、匡廬之飛瀑、雁蕩之巧石、峨嵋之清秀”。并被世人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風土人情
地理氣候
黃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黃山市黃山區境內(景區由市直轄),東經118°1',北緯30°1',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82峰,或崔嵬雄渾,或峻峭秀麗,布局錯落有致,天然巧成,并以天都峰、蓮花峰、光明頂三大主峰為中心向三周鋪展,跌落為深壑幽谷,隆起成峰巒峭壁。
黃山處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地處中亞熱帶北緣、常綠闊葉林、紅壤黃壤地帶。由于山高谷深,氣候呈垂直變化。同時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陽光的輻射差大,局部地形對其氣候起主導作用,形成云霧多、濕度大、降水多的氣候特點,接近于海洋性氣候,夏無酷暑,冬少嚴寒,四季平均溫度差僅20℃左右。西南風、西北風頻率較大,年平均降雪日數49天。
黃山自然環境條件復雜,生態系統穩定平衡,植物垂直分帶明顯,群落完整,還保存有高山沼澤和高山草甸各一處,是綠色植物薈萃之地,森林覆蓋率為56%,植被覆蓋率達83%。黃山動物種類300多種,有梅花鹿、黑麂、毛冠鹿、蘇門羚、長尾雉等14種中國國家級保護的野生動物。
宗教文化
黃山的發展與宗教有密切的關系。關于軒轅黃帝來山煉丹的故事流傳千年,至今還留下與上述道教神仙故事有關的峰名,如軒轅峰、容成峰、浮丘峰等。黃山山名,本身就與黃帝煉丹之說有關。另外,佛教在南朝劉宋時傳入黃山,歷代先后修建寺庵近百座。在所有的寺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黃山“四大叢林”。黃山歷代僧眾也出了許多能詩善畫之人,如黃山畫派的創始者漸江、雪莊等。
民族
黃山居民以漢族居多,還有很多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主要為回族,除此之外,還有如滿、蒙、壯、畬、彝族、水族、苗族、傈僳族等52個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的衣著、飲食、生活等習俗深深影響著黃山。
節日
中國黃山國際旅游節:每年在黃山市舉行一次。主要內容有:黃山風光之旅、黃山古民居之旅、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之旅、道教圣地齊云山之旅、太平湖――千島湖勝水之旅,還有徽州民風民俗表演、黃山書畫展、黃山旅游攝影展、安徽名優產品、土特產品及旅游產品大聯展等。
歷史文化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中國三大地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
古代徽州歷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里就成了臥虎藏龍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因此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新安畫派的創立者漸江,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
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筑、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