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東北人愛吃燉菜,吃起來名堂也多,什么大鵝燉土豆、小雞燉蘑菇、豬肉酸菜燉粉條子,還都能顧名思義,也無一不是寒風里臘月天吃的鄉土菜。東北高棵大白菜腌漬的酸菜切成的火柴梗子粗細的絲,幫白葉綠,久煮不糜。
塔拉哈是赫哲語,意思是烤生魚。當地的漁民把鮮魚放在火上燒烤一下,半生不熟,用鹽一拌既可食用;如果是在餐桌席間,則做法考究,將活鯽魚脊背的厚肉取下切成細絲,用上好的米醋浸泡,待肉變成白色,去掉醋汁后拌入蒜末、香菜段等調料,味道鮮嫩爽口,是魚宴上的佳肴。
先將熬花魚收拾干凈,再放入雞湯中,加上輔助調料一起在火上煮熟,最后放古月面與醋調成酸辣口味而食。成菜顏色白、湯味鮮、肉嫩味美。熬花魚的魚鮮與雞湯的肉香融合,香醇濃郁,純白的湯頭讓人食欲大增配上鮮嫩的魚肉,確是一道味道極佳的東北名菜。
將活田雞剁下大腿扒去皮,剁去爪再從骨節處剁開,放盆內,加點精鹽、紹酒,味精,花椒水抓勻,鹵十分鐘;勺內放入清油,油燒至七、八成熱時,將田雞蘸上面粉,一個一個地放入油內炸熟撈出控凈油裝盤即可。
狗棗子葉質薄、表面綠色無光澤,陽光充足時雄株葉先端常為白色,極芳香。漿果平滑,通常為花圓狀橢圓形,長可達18毫米,果肉軟而多汁,甜而微酸,氣味芳香。其漿果是利用價值很高的漿果之一,可釀果酒或加工成果汁和果醬。
山葡萄為多年生藤木植物,用其果釀制的山葡萄酒因色味甚佳而名揚四海。山葡萄果近圓形,成熟時黑紫色,果皮稍厚,味甜酸,別有風味,秋天成熟,山葡萄適應性較強,在土壤肥沃濕潤的疏林中生長優良。
貓爪菜為春季山菜,維生素C含量很高,根可入藥。我國和朝鮮有采食習慣。春天適時割取嫩芽,以葉尚未完全展開時為最好,其養分含量豐富,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2和維生素C等。
燈籠果為落葉小灌木,果味酸甜,可加工成果醬和釀制成酒,是我市的珍貴野生果類,果呈球形,成熟果紅色,味酸甜,營養豐富, 生食甚美。燈籠果經濟價值高,果食含酒石酸、檸檬酸、蘋果酸等有機酸,是釀酒、加工清涼飲料和制作果醬、果糖的理想原料。
我國最東端的城市,東隔烏蘇里江、北隔黑龍江,被稱“東方第一城”
最佳旅游時間 夏秋季節最佳。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 佳木斯——同江——街津口——撫遠;D2撫遠——烏蘇鎮——佳木斯。
注意事項
1、游客可在當地購買羽絨衣褲、羊毛衣褲,價格便宜不說,且厚實耐寒,此外,帶上一套帽子、圍巾加手套即可萬無一失。
2、東北地區室內外溫差很大,冷熱交替,極易感冒,所以最好帶上感冒藥之類的藥品。
3、在氣候嚴寒、干燥的地方,手容易起刺,嘴唇易干裂,帶上潤唇膏或潤膚品,總不會有錯。
4、在零下幾十度的東北,專業相機的快門會凍得開不了,所以,如果帶上專業相機,一定要注意機器的保暖。
5、有幸到當地人家中做客,可以試著在炕上用餐,非常有意思,如果睡在炕上的話,很容易“上火”,起床后應多喝開水,多吃水果。
風土人情
環境氣候
佳木斯市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長夏短,無霜期130天左右,年有效積溫平均值為25.21℃,年平均降水量510毫米左右,適合多種農作物生長。佳木斯資源富集、土地廣袤,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塊黑土平原之一,包含世界上僅存的三大黑土濕地2145萬畝。佳木斯區域內江河縱橫,大小湖泊星羅棋布,境內有黑龍江、松花江、烏蘇里江三大水系,充足的水資源為發展工業,特別是高耗能、高耗水產業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歷史文化
佳木斯原名“甲母克寺噶珊”、“嘉木寺屯”,為滿語,意譯為“站官屯”或“驛丞村”。佳木斯地區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在廣袤的黑土地下,沉淀著歷史的厚重,堆積著文化的色彩,也蘊藏著神秘的故事和傳說。這里有7000多年的人類活動史,曾是肅慎之國、挹婁古都、五國盛地、滿族故鄉。
佳木斯地區雖歷史悠久,但開發較晚。自建鎮迄今剛滿百年,從設市迄今僅52年。一百年間,佳木斯經歷了封建王朝和軍閥的黑暗統治,飽嘗了沙俄的侵略和日本軍國主義的奴役和壓迫,在苦難和屈辱中生存和成長。1945年東北解放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權,結束了被壓迫被奴役的歷史,開始走上自由幸福的康莊大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多年來,開始了有計劃的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城市面貌日新月異。今日的佳木斯已由一個荒涼的漁村,變成祖國東北部邊陲的新興城市,成為黑龍江省三江平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