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龍巖冠豸山機場】位于龍巖市連城縣蓮峰鎮江坊村,原為空軍連城機場。機場北距連城縣城區3.9公里,南距龍巖市區106公里。現已開通了開往深圳、廈門、福州、上海的直達航班,其他城市的游客可以在這幾個城市轉機飛往龍巖。
龍巖境內有兩個的火車客運站。
1.【龍巖火車站】位于新羅區的東北部,在登高東路附近。乘坐公交4、9、21路可到達,也可選擇三輪車、摩托車等,交通非常方便。從龍巖火車站出發,可以到達:北京、聊城、荷澤、商丘、亳州、阜陽、南昌、九江、贛州、瑞金、廈門、廣州、漳州、福州、三明、深圳、東莞、佛山、南寧、昆明、成都、遵義、貴陽、湘潭、泉州、贛州,其中直達車有龍巖--福州,龍巖--北京西。
2.【漳平火車站】是龍巖另外一個重要的客運站,從漳平火車站出發,可以到達:上海、廈門、西安、北京、南昌、重慶、泉州、蚌埠、景德鎮、南京、三明、武夷山、昆明、廣州、漢口等大中城市,其中直達車有漳平--泉州。
龍巖市轄的漳平位于鷹廈鐵路上,是龍巖聯系外省的重要樞紐。公路龍巖地區有漳龍高速公路通過,同時還有205國道和319國道貫穿。龍巖汽車站位于龍巖市新羅區西安南路和僑民路交界的地方。
龍巖當地交通
公交
龍巖市內有22條公交線路(各公交車停靠站點),連接了市內的所有的景點,大部分票價為1元/人,空調公交收費2元(車上會標明)。其中旅游專線601線來往于清源山、水上樂園、開元寺、芳草園、天后宮、展覽城和游樂園,每16分鐘發一班車。
出租車
起步價為3公里5元,之后1.2元-1.6元/公里。在永定各土樓間包車游覽,帶司機,每天150-200元。
租車
在永定各土樓間包車游覽,帶司機,11座車每天約400元左右,7座車每天約300元,小轎車每每天150-200元。摩托車每天100元。
龍巖一帶的閩西地區聚居客家人,這里的飲食風味以客家特色的菜肴和點心為主。客家食物宜溫熱、忌寒涼,多用煎炒,少吃生冷,在使用香辣方面更為突出,菜肴有“鮮潤、濃香、醇厚”的特色。
美食推薦 長汀河田雞 四堡漾豆腐 菜干扣肉 涮九品 客家擂茶
白斬河田雞是長汀最負盛名的名菜,被譽為“汀州第一大菜”。長汀民間烹制河田雞的方法多種多樣,有香酥雞、油淋雞、白露雞、八寶全雞、鹽酒雞,其中以姜汁白斬河田雞最為著名,向來被列為閩西客家菜譜之首。白斬雞以保留原味為原則,鮮美入口。
是閩西客家的特色佳肴,它以境內獨有的五月黃豆為主原料,用熟石膏調煮豆漿做成白豆腐。佐料要精選新鮮豬瘦肉和無筋膜的嫩牛肉,加入少許紅菇、香菇、蔥白等剁爛成鮮肉醬為餡。
永定名菜。用三層肉或少量瘦肉與永定菜干烹制而成,氣味濃香,肉酥菜嫩,鮮香醇厚。
是連城一道藥膳兼濟的佳肴,已列入全國名菜譜。閩西人獨特的火鍋吃法,就是將肉片、魚片之類的放進摻有米酒的開水鍋里略煮一下就吃,把九種肉放進鍋里涮著吃,意喻一臺漢戲中最主要的旦、花、丑等九種角色。其風味不僅鮮嫩脆爽,而且會使人感到舒筋提神。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飲料,其制作與風味別具特色。用具是擂持和擂缽,基本原料是茶葉、米、芝麻、黃豆、花生、鹽及桔皮,有時也加些草藥。這種飲料不但解渴,又可充饑。
社會名流、文人雅士,素來對連城宣紙寵愛有加,把它作為饋贈親友的佳品。相傳,宣紙原產于唐代宣州涇縣(今安徽),在宋時傳人連城。連城宣紙從清嘉慶年間開始出口。借當地豐富的竹術資源和獨特工藝,連城宣紙具有紙質薄韌、顏色潔白、吸水力強等優點,成為精裝印刷、復制描繪、書畫裝攘的好材料。連城四堡能名列明清時期中國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連城宣紙功不可沒。
漳平特產永福藤器:花鄉永福也是福建藤器產品主要產地之一。這里家家經營藤器,戶戶會藤藝,以毛竹、杉木為骨架,用當地盛產的龍須藤進行編織。主要產品有藤椅、藤床、藤桌、藤茶具、藤墊等10余種,造型美觀大方,編織均勻緊密,框架結實牢靠,色澤越久越光滑。產品暢銷海內外,深受國內外客商好評。
閩西八大干是閩西地區有風味特色的八種干制食品,包括連城地瓜干、武平豬膽干、明溪肉脯干、寧化老鼠干、上杭蘿卜干、永定菜干、清流筍干及長汀豆腐干。
水仙茶餅具有干色烏揭,油潤,干香純正,內質香氣高爽,且花香型優雅,滋味醇正,味中透香、湯色深橙黃、清澈明亮、葉片肥厚黃亮、紅邊鮮明、喝后不傷胃等優良品質。
在土樓中尋訪客家文化,在美食中品味客家文化,在舊址感受革命熱血,在山頭感受自然壯闊。
最佳旅游時間 春夏適宜游覽。氣候宜人。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冠豸山——培田;D2.永定土樓
注意事項
若去土樓的話,因為路途很遠,且是盤山公路,公共交通情況并不是很好,如果要是乘坐摩托的時候一定要和“摩的”司機講好價錢,小心被宰。
進土樓參觀可能會要求脫鞋,如果方便記得帶雙拖鞋或鞋套前往。永定的客家風情決不僅僅是那一座座宏偉奇特的土樓建筑,土樓里面的人文生活更是客家文化的精髓,有空的話,不妨走進一戶人家,細細品味一番。
風土人情
氣候環境
龍巖市地處中亞熱帶向南亞熱帶過度帶,一年四季都很適合旅游。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18-20℃,全年無霜期達三百天以上。冬無嚴寒,夏無酷暑。
民族
福建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有54個少數民族成分,少數民族人口58.38萬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7%。其中:畬族人口37.51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64.3%,占全國畬族人口的52.9%,是全國畬族人口最多的省份;回族人口10.98萬人,占全省少數民族人口的18.8%;高山族人口477人,約為大陸高山族人口的10%,是祖國大陸高山族人口較多的省份。全省少數民族人口萬人以上的縣(市、區)19個,千人以上的鄉(鎮、街道)150個,有18個民族鄉(其中:畬族鄉17個,回族鄉1個)和一個省級民族經濟開發區(福安畬族經濟開發區),555個少數民族村。
節日
【元宵節】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燈節”。到這一天家家戶戶一大早即把五牲、果子、酒菜、紙錢等供在桌上,向天宮神燒香祭拜。從十三日到十七日的5天里,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點綴著美麗的花燈。街上供應湯圓,福建民歌《賣湯圓》中唱道:“賣湯圓,賣湯圓,元宵的湯圓圓又圓……”正是“元宵吃湯圓”的真實寫照。
【端午節】
福建的端午節不僅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而且還要舉辦抓鴨子的活動。這是一種考驗人們體力、毅力和技巧的民間體育競賽。競技場一般設在海上或河上,從岸邊騰空伸出 根多米長的圓木柱,上面涂滿滑油,木技的末端安裝著一只盛鴨子的小木箱,箱子有一個活門。參加競技者要登上木梯,走過這根伸向海里的圓木柱,到了末端,用手拉開小木箱的活門,鴨子就掉進水里,同時人也躍入水中去抓鴨子。通常,十幾只鴨子,在一個多小時內便被勇士們抓光 。
歷史文化
關于“客家”,史學界一般認為:客家是從中原南遷的漢人,由于受到邊疆部族的侵擾,客家先民從中原輾轉遷到南方。以后,繼而再往南、往各地分散遷徙,形成客家散布許多地區的局面。
中原人民第一次大遷移,是由五胡亂華侵擾割據所引起。為避難,自晉代永嘉以后,中原漢族開始南遷,當時被稱為“流人”。逐漸形成了三大支流,最后,遠的到 達了江西中部南部、福建等地,近的,則仍徘徊于潁水淮水汝水漢水一帶。經過多次的輾轉遷徙,客家人始得在各地安身立命,世代繁殖,終至今日成為中華民族一 支重要的特殊的民系。
從眾多的珍貴史料和族譜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幾乎每地每姓都把最早遷抵閩西的先祖尊為南方始祖,把閩西作為客家先民在文化里程中告別中原的終點和成為客家人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