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南投縣位于臺灣本島中部,與臺中市、高雄市、彰化、云林、嘉義、花蓮等5縣為鄰,是臺灣唯一無海岸線的縣。面積4106.44平方公里,人口54萬。縣府駐南投市,在臺中盆地南部貓羅溪左岸。初為土著部落──南投社。聞名海內外的日月潭即座落于此。臺灣最高峰玉山、最長河流濁水溪的源頭與臺灣地理中心皆位于該縣。
縣治設在南投市。 南投縣在地理上分為平地與山地兩部分。平地以南投市為中心,包括草屯、竹山與集集3鎮與名間鄉。臺灣省政府機構設在中興新村,是南投縣的行政與商業中心。其余鄉鎮為山區。人口集中的草屯鎮(人口近10萬人,居全縣第二位)與臺中都會區只有一橋之隔,受臺中市影響較大。 交通不便,遠離港口,經濟不夠發達,是一個典型的農業縣,農業人口占近40%。工業以加工工業為主,有南崗工業區、南崗擴大工業區與竹山工業區等三個工業區。到90年代末,南投園區工業家數為1. 2萬家。
埔里肉圓是最具歷史的小吃,皮Q肉嫩的口感,以及搭配大骨清湯的獨特吃法,是埔里肉圓魅力所在。
老董一品香牛肉面水餃專門店,高冷蔬菜、溫體豬肉是老董水餃好吃的兩大秘訣,而祖傳的中藥美食處方則是牛肉面獨特之處。由10多年前的老舊店面擴張成為現在的寬闊賣場,老董生意之好,可見一斑。
古早面相當受游客歡迎,香Q面條、豬油香與清脆豆芽菜,再搭配一碗由豆腐湯更是讓人意猶未盡。
草屯蚵仔面線,這攤只賣早上的蚵仔面線,20多年來已在草屯建立了響亮的名聲,蚵仔新鮮,耐煮不糊的面線是這攤蚵仔面線好吃的原因,再加上濃濃的蔥末香,更令人垂涎三尺。
是一種提煉于高山青梅的零嘴。由南投縣水里鄉農會出品。酸酸甜甜,是旅途上的好伙伴。
凍頂烏龍茶俗稱凍頂茶,是臺灣知名度極高的茶。“凍頂”為地名,一指臺灣南投縣鹿谷鄉“麒麟潭”邊的“凍頂山”,據說是因為先民早期無鞋可穿,寒冬必須“凍著腳尖上山頂”而得名。一指臺灣南投縣鹿谷鄉“彰雅村”的“凍頂巷”。主要是以青心烏龍為原料制成的半發酵茶。
南投縣高粱酒是臺灣第一名酒,與阿里山、日月潭并稱“臺灣三寶”。利用特產旱地高粱,并且引用當地水質甘甜的“寶月神泉”,加上當地釀酒師傅的專業經驗,釀造出風味獨特,香、醇、甘、冽的第一名酒--臺灣高粱酒。
貢糖是南投縣著名傳統特產。它以上等花生仁、白砂糖、麥芽糖經民間傳統工藝用木棒“打”出來。“打”閩南語稱為“貢”。謂之為貢糖。口感細膩,質酥味香,地道純正,已成為南投縣的特產之一,在海內外享有很高的聲譽。
日月潭奇拉魚是一種10多公分長的野生魚種,閩南人則普遍稱為“奇拉”、“奇力”、或“枝臘”,因與邵族生活緊密結合,富有強烈的地方色彩。奇拉魚主要生長于低海拔河川及湖泊,性喜高溫,天氣愈熱,產量愈豐,所以,要享受奇拉魚的美味,最好在清明至中秋這段質量均美的時候。
購物天堂
草屯夜市
草屯夜市的正式名稱叫做「草鞋墩人文觀光夜市」,位在草屯鎮大成街18號附近,占地有八千坪,一晚上吸引近萬人,每到周休假日,觀光人數常常超過三、五萬人,在草屯這樣一個小鎮,真可謂萬頭鉆動, 蔚為奇觀。草屯夜市從小吃、大餐、生活日用品、家電等無 所不包,規劃良好動線,無所不包的各式攤位,應該是草屯夜市吸引人潮的理由。
南投是臺灣唯一無海岸線的縣,沒有海的南投卻孕育了青山秀水,而多民族融合形成濃厚的人文景觀也使她更加獨特。
最佳旅游時間 夏季清爽宜人,避暑勝地。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日月潭;D2日月潭——中臺禪寺。
風土人情
地理環境
南投縣一年四季都是旅游佳季,猶以12月-4月為最佳。南投縣年均溫度19.2℃,年平均最低溫為1月份14.1℃,年平均最高溫是7月份22.9℃。 南投縣的日月潭是臺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四季游人不絕,日月潭的景色春夏秋冬,晨昏晴雨,各有不同,因此南投縣不同于臺灣其他地方,這里一年四季都有大批旅游者。
歷史文化
歷經數百年的移民融合,當地原住民雖和后來的平埔族、漢人,在平地共同生活,但各族群仍保有原來的聚落與風俗民情,形成了南投特有的濃厚人文景觀;而昔日震撼全臺的抗日英勇事跡--霧社事件,至今于古戰場舊址,仍立有紀念碑,供后人憑吊。明朝鄭成功將荷蘭人驅離臺灣后,便開始寓兵于農,開墾今日竹山一帶。在鄭氏治臺時期,南投縣隸屬于天興縣。甲午戰爭之后,日人將南投劃歸臺中縣,至臺灣光復后才將南投從臺中縣劃分出來獨立設縣,并成立南投縣政府,之后將縣治南投鎮改成南投市。現南投縣管轄南投、埔里、草屯、竹山、集集等5市鎮,及名間、鹿谷、中寮、魚池、水里、信義、仁愛等8鄉。
南投境內古跡特多,號稱“前山第一城”的竹山,為境內開發最早之地,有"崇本堂"、"敦本堂"及陳佛照公廳等精美大宅;而吳光亮開發中路時,更留下甚多軼聞、史跡,如八通關古道及道旁的“萬年亨衢”碣,集集鎮上的"開辟鴻荒"、"化及蠻貊"碣;其他如先人興學義舉的"明新書院"、"藍田書院"和"登瀛書院",供奉當地人信仰神明慚愧祖師的鳳凰山寺等,都成了珍貴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