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渭南處于多條鐵路路線的交匯處,南北縱以西延、西韓線,東西縱以隴海、咸銅線,是進入關中地區的東大門,可乘火車前往全國多個大中城市,但基本沒有始發列車。渭南與西安之間交通便捷,經西安東行的的列車基本都會停靠渭南站,班次較多。
渭南的公路交通便捷,108國道穿于境內,還有101、106、107、201、202、304、305省道,西渭高速公路、渭潼高速公路,西潼高速公路等,形成了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渭南當地交通
公交
渭南市共有1路、3路、11路、13路、309路等10條公交線路,公交車輛百余輛,乘坐出行很是方便。
出租車
渭南市出租車車型大都是奧拓,起步價為4元(2.5公里),之后是車型不同1-1.3元/公里,每0.5公里跳表一次。渭南市區不大,到市區內任何地方基本10元左右封頂。
美食推薦 渭南時辰包子 水盆羊肉 蒲城椽頭蒸饃 水晶餅 瓊鍋糖
時辰包子用料選料講究、制作嚴格獨特。面粉、豬油、大蔥等若干簡單材料,經油餡、和面、拌餡包制等若干簡單工序卻能做出皮薄餡多、鮮香盈口、油而不膩、回味不盡的美味,令人嘆服。
水盆羊肉以羊骨入料熬湯,以羊肉澆上羊湯加佐料調味,以白吉饃或燒餅相配食用,從做到吃僅有三重步驟。而其味卻難以了了數語來概括。鮮香不在話下,而醇香更是飽孕其中,唯有親身的品嘗方才能真切的體味其中滋味。
蒲城椽頭蒸饃以其形而名,外酥內嫩、甘香盈口,蒲城椽頭蒸饃以其味而深受喜愛。和面不用堿、發酵難掌握,獨特而嚴格的制作過程是其區別于其他饅頭的前提。攜帶方便、耐久放,使其成為購買的首選。
水晶餅是陜西渭南的名點,特色是金面銀幫,起皮掉酥,涼舌滲齒,甜潤適口。外形美觀,配料制作講究,操作工藝嚴密。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油多而不膩,糖重而滲甜,具有濃郁的玫瑰芳香。
瓊鍋糖以質優精細小米,配大麥芽漿、白芝麻、花生仁、核桃仁等十余種輔料,經多重工序精工而成,“酥、脆、香、甜”乃其全部。食之,嚼勁十足、甜香盈口,并可潤肺消食、健脾補腎。忌熱怕潮的瓊鍋糖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會少量生產,故而其又是難得的美味。
素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
最佳旅游時間 春夏秋最佳。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渭南——華山;D2.第一關。
風土人情
環境氣候
渭南市地勢以渭河為軸線,形成南北兩山、兩塬和中部平川五大地貌類型區。總體地勢南高北低,其中鐵路以北為平原區,以南為黃土臺塬。中部渭河沖積平原是八百里秦川最寬闊的地帶。
渭南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適宜。年均氣溫11.3-13.6攝氏度,年雨量529-638毫米,年日照2144-2505小時,年無霜期199-255天。春季氣候回暖,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涼風送爽,冬季清冷干燥,總體說來春季和秋季的時候,氣溫適中,良好天氣也比較多,更加適合出游。
藝術
渭南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燦爛的文化。秦腔、同州梆子、碗碗腔、迷胡、阿宮腔等多種戲曲劇種蘊積深厚,是中國北方梆子劇聲腔的發源地;石雕、木雕、面花、皮影等民間藝術獨具匠心,譽滿中外。此外,《詩經》開篇之作《關關雎鳩》也產生在這里。
歷史文化
渭南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據考證,中華民族的又稱“華夏”即源于渭南:“華”即華山,“夏”指“夏陽”(今韓城市),特指橫亙于這區間的狹長地域。由這里產生的文明即就是“華夏文明”。因其卓著,故延伸為后世中華民族之典。距今約20萬年前的“大荔人”曾經在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種。沙苑文化,龍山文化,西岳廟,太史祠,倉頡廟等,如絕本的經典,記載著華夏文明悠久的歷史;韓城倆周古墓群,蒲城橋陵等數十座唐帝王陵墓,如遙遠的星座,閃爍著神奇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