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這里是楚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至今還保持著的許多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是中國文化中的瑰寶。
最佳旅游時間 5-10月最佳
建議旅游天數(shù) 1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白兆山——雙峰山。
風土人情
環(huán)境氣候
孝感市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光照充足。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年均氣溫在15.5-16.5°C之間,冬季氣溫(1月)平均2℃~4℃,夏季氣溫(7月)平均28℃~29℃。孝感市日均氣溫不低于10℃。極端最低氣溫是1969年1月31日的應城,氣溫為-15℃;極端最高氣溫是1959年8月23日的大悟,氣溫為43.1℃。全年無霜期225天~257天,由北向南遞增,初霜期南部11月中、下旬,北部為3月下旬。常年日照時數(shù)2020小時~2190小時。年降雨量1040毫米~1230毫米,70%降水集中在4月~9月。
歷史文化
孝感歷史源遠流長。今孝感市境內(nèi)各縣市區(qū),夏商時代為古荊州之地;周為楚、鄖、軫等諸侯國割據(jù)地,且軫國、鄖國均建都于此;秦屬南郡;漢以后屬荊州江夏郡;南北朝以后屬安陸郡;唐屬安州;宋以后屬德安府;清分屬德安府、漢陽府;民國時期,分屬湖北省第三、四、五行政督察區(qū)。
孝感作為地市級的建制行政區(qū),設(shè)置于1949年5月。當時,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決定設(shè)立孝感專區(qū),在禮山縣(今大悟縣)河口鎮(zhèn)成立了中共湖北省孝感地方委員會(簡稱孝感地委)、湖北省孝感行政區(qū)專員公署(簡稱孝感專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湖北省孝感軍分區(qū)。7月,地委、專署和軍分區(qū)機關(guān)遷入孝感縣城。 “文化大革命”期間,孝感專區(qū)改稱孝感地區(qū)。1993年6月,撤銷孝感地區(qū),成立地級孝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