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在張掖,只要是席宴,都會上一道特別的名為“西北大菜”的菜肴。香香的扣肉下是一個個象征吉祥意義的肉丸子和豆腐丸子,旁邊點綴著嫩香的炒雞蛋和木耳以及翠綠的青菜,美味無比。
搓魚子是用手掌將面條搓成一寸長,中間粗,兩頭尖尖的小魚形面段,以涼拌或熱炒的方法制作的小吃。吃起來又滑軟又有韌性,但要得飯后一定要喝點煮過面的原湯,這樣有助消化。
魚兒粉是用精細的大豆粉制作的小吃,形狀象小魚,顏色有白有紅,配上調料、小菜,活象一條條小魚在碗里。吃起來清涼可口,既充饑,又止渴,是一種地道的夏令風味小吃。
灰豆湯是用麻色豌豆制成的獨特食品,原料有圓豆子、紅棗、白糖等?;叶箿咕d湯糊,棗甜味香,富含營養,價格便宜,夏日冷飲可以祛暑,冬日熱食可以滋補。
香飯又稱西北大菜,是用豬的心、肝、肺剁成碎末,加入適量面粉和鹽、蔥、蒜等調料,用油炸熟,名曰卷干子。另將膘肥大肉切薄片,梯狀碼入碗內,以蓋滿碗內壁為度,名曰紫蓋子,香飯色澤鮮美,清爽可口。
造型各異的古建筑,構建精巧,絢麗多姿,古有“一湖山光,半城塔影,葦溪連片,古剎遍地”之美景。
最佳旅游時間
6月至9月最適宜游玩。張掖屬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是干燥少雨,一月最冷,7月最熱。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節。
建議旅游天數 2天
建議游覽順序
D1.甘泉公園——大佛寺;D2張掖丹霞地貌——山丹軍馬場。
注意事項
1、張掖跨緯度很大,所以南北氣候有明顯差別。北地區夏天炎熱,冬季嚴寒,日夜溫差大,干燥少雨,到這里旅游除必備太陽鏡、帽子等防曬品外,最好再帶件厚實的外套,以抵御早晚的寒氣。
2、甘南地區天然草場是重要旅游資源,夏季游甘南要備雨傘、雨鞋,這里天氣多變,常有風雨。
3、每年7月到8月間有很多關于賽馬、馬術的盛會,值得一看。
風土人情
地理環境
張掖南枕祁連山,北依合黎山、龍首山,黑河貫穿全境,形成了特有的荒漠綠洲景象。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林茂糧豐、瓜果飄香。雪山、草原、碧水、沙漠相映成趣,既具有南國風韻,又具有塞上風情,所以有"不望祁連山頂雪,錯將甘州當江南"這樣的佳句。
歷史文化
張掖古為河西四郡(敦煌,酒泉,張掖,武威)之一,歷代中原王朝在西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外交活動中心。張掖曾是北涼國的國都、行都司的首府、甘肅省省會和歷朝諸代設州置府的治所,素有"塞上鎖鑰"之稱。市內漢明長城、歷代石窟、寺民、碑塔、古城、烽隧、墓葬群星羅棋布。
大禹導弱水入合黎,老子騎青牛入流沙,周穆王乘八駿西巡會見西王母的傳說,張騫、班超、法顯等都曾途經張掖前往西域,隋煬帝于609年在張掖曾召集西域27國君主使巨,召開了"萬國博覽會",唐玄奘經張掖去西天取經,馬可·波羅旅居張掖一年等歷史傳說和記載,使這塊土地更加神奇。創建于魏晉時期的馬蹄寺、金塔寺,保存著文物價值極高的雕塑、壁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