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
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畢棚溝的樹是它的主旋律,樹從溝口一直延伸到目光不能及的地方。飄搖的松蘿淡淡地垂掛在樹枝上,隨風長滿整個溝壑。人們送給這淡綠的生命一個長記憶的名字———老人須。風起,風過,它都在風中述說不老的神話。我將她繞在手腕上,只想覓得一縷古樸的清風,或許風里還有一個凄迷的故事。
站在一處高崗展開雙臂停止一切思緒,似乎你也成了一棵樹。一陣涼意襲來,植物的清香入侵嗅覺,迷茫在畢棚溝的煙云中。撥開一葉卷恫草,這是想象中畢棚溝的手指。觸動它只因此時熱血流動的速度與畢棚溝同步。沐著細軟的雨絲,走在青幽的谷間小道上,腳底的碎石子都滲透著森林的靈氣。它輕撓我的腳心,用亙古的一個月夜跟我交換今天的一次親密接觸。于是,撒開腳丫在碎石路上一陣狂奔,猛然間眼前豁然開朗──卓瑪湖!
一進溝內就被各色的綠一層層緊裹。淺綠、墨綠、嫩綠、草綠。這綠一次次熏染著你的膚色,直到把你染成它的風景,摟在懷中再也拾不起來。
云霧在綠色的山間輕漫悠游,不斷變幻山體的形態。偶爾也會纏綿在發梢。它頑皮地將山巔藏起來,讓你猜想山峰的俏模樣。山中氣候精靈一樣多變,正午太陽出來,山巒像個新娘,慢慢地、輕輕地掀起它的蓋頭,一點點露出白雪覆蓋的容顏,陽光下泛著羞澀的目光。一會功夫濃霧又滾滾卷來,還沒看清山的真顏,又沉入了新的迷蒙中。
畢棚溝地理位置
畢棚溝原始生態景區位于理縣樸頭梭羅溝境內,四姑娘山北麓,距成都221公里,距縣城20公里,景區全長約45公里,寬約4公里,海拔高度在2000~5000米,幅員180平方公里。
畢棚溝特色景點
畢棚溝的景色具有多種特色,多類型的景觀設置讓畢棚溝更加吸引人。
一、奇峰、異石:女皇峰、才女十二峰、杜鵑山、燕子巖窩、熊貓嶺、神鹿峰、雄鷹巖、獅子守皇峰、野牛嶺、磐羊峰、通天門、天狗望月、玉兔問天、鎮山將軍、下凡仙龜、仰面長空、仰天長嘯、鯤鵬待月、包公巖(臉普巖)。
二、冰川:倒溝萬年冰川、叉子口冰川、燕子巖冰川、大雪塘冰峰。
三、水群:美人鏈瀑布、神鹿峰千丈瀑、大草片珍珠瀑、座棚大瀑布、水簾洞、冒泉、女皇海、貝母海、大水海子、銀廠溝、倒溝。
四、棚子:熬灶、寇鄉約棚子、牛肉棚子、過年棚子、凜棚子、座棚、豹子圈。
五、灘坪:龍王塘、濕地灘、草莓灘、大雪塘、寇鄉約塘、草海。
六、森林:岷江柏林、冷杉林、箭竹坡、樺林道、杜娟山。
畢棚溝景區住宿
畢棚溝距離米亞羅約35公里,溝內在娜姆湖景點處有一個娜姆湖酒店,屬于當地準四星酒店,價格在400元左右每晚。這里是需要購買門票的,散客80元/張,還有50元/人的來回客車費。團隊價格還能打八折。在距景區800米處有一家畢棚溝紅葉山莊的旅店,干凈便宜。
畢棚溝路線推薦
成都出發參考路線:第一天早8點20從成都到米亞羅,下午回畢棚溝(應該只有包車或組合車),第二天一早出發進溝,一點左右打車回理縣,早的話有有回成都的,沒得坐到都江堰再坐動車回成都。這是一條,省去了中間的桃坪羌寨和甘堡藏寨。
建議路線:成都-桃平羌寨-畢棚溝-米亞羅-理縣-成都
80.00元
中草藥:川西北盛產貝母、蟲草、麝香等珍貴藥材。
其他:花椒、蕨菜、木耳等也值得一買。
阿壩有醉人的美酒,藏羌人民熱情豪放,這種性格也濃郁地體現在他們的飲食文化中。
當地特色餐飲主要為牛羊肉,但藏族和羌族的做法稍有不同:藏族以熏烤肉為主,輔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飲品;羌族喜食酸辣口味的肉菜和動物內臟。
所有的長途車都發自成都西北三環外側的茶店子車站。
所有的長途車都發自成都西北三環外側的茶店子車站。票價62元/人,7:10開始滾動發車。
從理縣客運站外搭乘小面包車前往畢棚溝內,15元/人-20元/人;可坐車經過景區門口并直達公路盡頭-上海子接待站。
上海子接待站處可乘電動交通車環線游覽主要景點,到達上海子接待站后建議步行,因為都是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