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松措是藏傳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錯高湖,藏語意為“三巖三湖”。三巖是指湖區被三座富有宗教意味的山巖環繞著,分別是“贊給扎”文殊...
詳細介紹
巴松措是藏傳佛教中的神湖,又名錯高湖,藏語意為“三巖三湖”。三巖是指湖區被三座富有宗教意味的山巖環繞著,分別是“贊給扎”文殊菩薩道場,“多吉扎”觀音菩薩道場,“拉扎”金剛手道場,象征著慈悲、智慧與力量,形成了藏傳佛教的隱喻體系:三湖是指深受徒步旅游者青睞的巴松措、鐘措、新措。此地每年都有藏民來此“轉湖”、“轉山”祈福。
巴松措景區集雪山、湖泊、森林、瀑布牧場、文物古跡、名勝古剎為一體,景色殊異,四時不同,名類野生珍稀植物匯集,實為人間天堂,有“小瑞士”美譽。
巴松措湖面海拔3700多米,湖面面積達6千多畝,位于距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50多千米的巴河上游的高峽深谷里,是紅教的一處著名神湖和圣地。
巴松措湖水清澈見底,四周雪山環抱,如一塊鑲嵌于高山峽谷的碧玉,寧靜薄媚又不失大氣。巴松措在1994年被評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同時被世界旅游組織列入世界旅游景區(點),2000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2001年被國家林業部授予國家森林公園稱號。
距岸邊大約一百米處有一座小島名為扎西島,傳說該島是“空心島”,即島與湖底是不相連而漂浮在湖水上的。雖然只是個傳說,卻讓人覺得蔚為神奇,你到島上也不妨試試在島的某些地方跺跺腳,看是否有空心的感覺。
小島上有唐代的建筑“錯宗工巴寺”,是西藏有名的紅教寧瑪派寺廟,建于唐代末年,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錯宗寺為土木結構,上下兩層,殿內主供蓮花生、千手觀音和金童玉女。寺南有一株桃和松的連理樹,春天時,桃花與青松相映,煞是好看。